品牌介紹 About

夢中有棵大樹,樹下是個農夫市集,不管老中輕,都把自己最優良、健康的農產品拿出來叫賣,農夫間彼此分享著種植心得,絡繹不絕的人群,把自己最愛的農產品帶回去,人來人往,交流的不僅是農產品,更是農業的技術傳承,客户帶的不僅是農產品,而是農夫們對產品的保証及用心。

歸農好棧的發想,就是想成為這顆大樹客户來這邊買的不只是產品,買的是農夫的一顆心,對產品認真及自豪的心,農夫在這得到的不只是農產品的回饋,而是認識更多的農夫,能達到農業的交流。

 

「假日農夫」鋼鐵業上班族 郭偉聖
照顧那麼大一片地的,不是全職的農夫。偉聖是南岩心農場的假日農夫,平日的他是鋼鐵業的上班族,到了週末則來到這兒照顧蔬菜果樹。此農場是附屬在一慈善團體之下,來這裡務農的人,包含偉聖,都是義工。偉聖因為不想虛度了每個週末,在十五年前的某一天,就加入了義工的行列,並從十年前,開始和團體裡的其他朋友,開闢了這片原本是魚塭的農地。這裡種的蔬菜,多賣到像天心岩這類的餐廳,但也提供團體到農園體驗農務,或零賣給附近住戶;販售所得,皆回到農園作為基本開銷。

「我們還不是做有機的,在育苗期我們會先下過一次藥,後來才任它們成長,只施予有機肥,不再以農藥除蟲。」說實在,不管是大白菜或高麗菜,它們的葉子都是帶著光澤的深綠,讓我不禁幻想起它們在我盤子裡的模樣……我猜網室真的阻隔了很多和我一樣喜歡蔬菜的小蟲唄! 可是和所有的農夫們一樣,上天總是會無止盡地測試他們的毅力。才在去年,網室全被颱風打得東倒西歪,光是修復,就是一大筆錢外加半年的時間。

透過每一次用藥、施肥用量的登錄,清楚地知道何時採收下來的蔬果,是能安心送進人們嘴裡的。在偉聖的產銷班中,還有一群總是互相砥礪、互相學習的農夫朋友,大家的內心都懷著任何認證都及不上的良心,只想為我們這食不心安的小島島民種植能放心吃下的無價珍饈。
種植農產 : 芒果

 

台南學甲「志佳園」 吳明哲
位於台南學甲的「志佳園」,倒風內海的土質讓番茄甘甜美味,適地適種最重要
志佳園的這塊地過去是「倒風」內海,就是俗稱的潟湖,蒼海桑田,湖水流乾,留下的土壤屬於鹽分地帶,因此能種出滋味迷人的小番茄,不需要沾梅粉也能帶出甘甜味,齒頰留香。為什麼這塊地加上小番茄會這麼厲害?明哲說:「重點就是要適地適種,以及觀察地方的微氣候。」其實土壤是有記憶的,她會記得自己身上曾經長過的作物,「選對、種對」自然事半功倍。

對明哲而言「農業是踏在泥土中的行業,必須要順應四季與自然。」他從不測番茄甜度,他說:「滋味對了,她(番茄)會告訴你!我們的番茄不是泡沫紅茶,不能選幾分甜,我只會告訴你她是自然甜~」也許就是跟著土地與自然的運行而生,順天應時,才能夠種出這麼到位又高品質的農產吧!這個座落在學甲社區中的小小農場,與在地社區間發生有趣的互動。

起初,明哲與妻子租下這塊地,希望經營CSA(社區支持型農業),但在學甲這鄉村,家戶都能種上一些簡易的蔬菜水果,想推動社區一起種菜買菜其實不容易。吳先生思考著找到這片土地的「優勢」,便以小番茄及玉米筍,抓住社區居民的胃。漸漸,騎車經過農園跟他買番茄與美濃瓜的居民越來越多,還有一些出外打拚的子弟放假回家,跟他訂農產或是團購,把家鄉的好物帶到台灣各地。這樣的社區型農業,何嘗不是另一種支持系統呢?

種植農產 : 玉女番茄、美濃瓜、白玉蘿蔔、小西瓜

 

有機、健康、營養 徐紫珊
「每一顆甜心有機雞蛋產生的背後,代表多一分有機農田的誕生」
人才與指導單位甜心牧場集合一群從事生物科技與環保生態的好友,群策群力,共同創辦。禽舍管理、病害防治、營養等重要技術由台大林美峰教授指導,台灣純種土雞來源,由中興大學陳志峰老師提供,並得到中央畜產會有機認證。

提升技術
本農場以納豆菌發酵法,從雞隻飼料與環境結合,營造益菌絕對環境,經印證得到獨特功效,產品上不僅雞肉肉質鮮美、雞蛋營養價值高。在環保上,雞糞便落地後四小時內自然分解,環保衛生,達到環境無臭無味,最重要的是成為可親人、可讓人參觀的牧場。有機畜產品須食用百分之80以上的有機作物,有機畜產的高經濟價值帶動有機農業產值,有機畜產品可說是有機事業發展的領頭羊,提升台灣有機農田的比例,豐富有機食材多樣性。

號召有為青年加入有機畜產行業
甜心牧場以開闊的想法,提供新農戶生技養殖技術,縮短虧損時程,消弭跨入門檻,以共同產銷的營運方式,號召有為青年加入有機畜產品生產行列。

甜心有機雞蛋的特色
雛雞從出生2日齡內隨即進入甜心牧場,生長於完成有機轉型期的有機土壤環境,食物來源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台灣本土有機認證玉米、有機黃豆、有機蔬菜等。從出生到六個月成熟產蛋,完全無施藥、不剪喙、無強迫換羽、不關籠,讓雞隻自由進出禽舍與放牧地快樂做沙浴、日光浴,同時降低感染體外寄生蟲的機率呢!

甜心牧場專職飼養台灣本土雞種:台畜12號、13號 古早雞、中興大學保育土雞,每隻土雞母雞年平均三天產一顆蛋,不僅有機,更顯得彌足珍貴。
有機驗證單位 / 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 驗證字號 PCA07-010



 

「冠豐蘆筍園」 曾冠維
「冠豐蘆筍園」從2009年創立,一開始就堅持不施打農藥,以合理化肥及有機肥使用並用,盡可能保持土壤的純淨、健康、友善地球。農場主人曾冠維是67年的新手農夫,從職業軍人退役後,選擇離家最近的土地開始務農。從完全不懂有機農業到已有穩定銷收產量的成果,全憑自己的毅力和媽媽的支持。

初入行的曾冠維遇到幾位貴人,首先是農改場研究蘆筍超過四十年的陳水心,老師就住在農場附近,有機會便會過來指導、給予建議,畢竟曾冠維是臺灣少數願意以非慣行農法種植本土蘆筍的年輕農夫,對陳水心來說是很大的欣慰。

前臺南高農的園藝科主任蔡清傳也不藏私,傳授終身珍貴的經驗知識,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2011年,臺南廣「新農人計畫」,而阿維是第一批學生中的模範生。對於「有機」的概念很清楚,卻從來不標榜自己純有機,對以務農為生的小農來說,純有機的代價太高,甚至送廠認證都是一件奢侈的事。「雖然我無法負擔有機認證,但是消費者在意的事情我一定會盡力去做,我也拿到了吉圃園標章及無農藥殘留(ND)檢驗報告」,其他的就靠自己和消費者的溝通。五年前從室內設計公司離職後,決定買一塊田,第一個考慮的是附近不要有慣行農法的種植,堅持無毒安心的種植,雖然過程很辛苦,但是看到一步步穩定的成長,成就感油然而生。

 

 

農裕有機農場 許玉鈴
畢業後就在農場幫忙父母裡裡外外的事情,除了田裡的田間管理,到了晚上也要幫忙電腦記錄。她是台南玉井區農裕有機農場的主人 - 許玉鈴。

說起木瓜就一直侃侃而談的玉鈴,從病害、蟲害、水患完全瞭若指掌。她和爸媽每年都會常常去各地學習農業技術,而且也一直都在種植固定的幾項作物,很多的情況都遇過。當然,除了木瓜之外,尚有芭樂、玉米、四季豆、香蕉、敏豆、蕃茄、小黃瓜等等,都是她常常會輪替種植的作物。

玉鈴是個孝順的女孩,從小就幫忙家裡種植愛文芒果。但她淘氣地說,以前的她不喜歡假日,因為假日到,就是要下田幫忙,對小孩來說,這實在是個苦差事。沒想到命運的牽引,讓她一直沒有離開農田,畢業後就一直待在家裡幫忙的她,也協助農場轉型並且申請有機認證,將家裡大範圍的農地都改成有機農場。

經過這幾年的努力,玉鈴的農產品質及穩定度已經廣獲好評。許多大型的有機商店或是合作社,都和農裕有機農場簽約合作。她也很喜歡挑戰木瓜,其實有機木瓜的耕作並不容易。她們的香蕉的品種是「北蕉」,也是深受消費者愛。只是農忙時候真的很容易無暇兼顧,因此現在的玉鈴仍是主要以批發為主。喜歡的消費者,只能透過預購的方式跟玉鈴聯繫,等待收成的時候,就會收到新鮮而且健康美味的農產品囉!

 

「友善環境」的農法 李羚卉
76年次的李羚卉和父母一起經營蒲公英農場,三個人共同管理7分地的柚園以及3分地的切花(洋桔梗),我們採用「友善環境」的農法,在長期作物上(文旦、白柚、柳丁)將農藥的使用降低到最必要的量,並申請通過產銷履歷與吉園圃認證;而短期作物(地瓜、南瓜、白蘿蔔等)則是完全零用藥,為的是顧全農產品的品質,又能兼顧健康。
羚卉的家族世代務農,從日治時期的佃農,一直到祖父母那代的縮衣節食、努力打拚才擁有屬於自己的田地,父親在正值壯年時返鄉務農,開始種植花卉,而羚卉也在2014年走上父親的路,回到家鄉和父母一起照顧柚樹、種植切花,並利用短暫的農閒空檔種植蔬菜。

從小在柚樹下長大的羚卉,在外求學、工作,心底一直放不下這些一起長大的柚樹,總是不斷想起阿公病逝前最掛心的,就是這些如他孫女般的柚樹。正逢在編輯工作遇到瓶頸、父母年紀已大,幾經思量後,覺得務農也是一個工作選項,於是便決定轉換工作跑道,回家陪伴父母。

返鄉後,羚卉和父母將農場取名為「蒲公英農場」,是期望用心生產的農產品,能如蒲公英的種子一般飄散到各地;另一方面更是期望農人們能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,面臨任何艱困的環境,都能克服並成長。
羚卉認為土地就是每個農人的根,每天踏實的踩在土地上揮灑汗水、努力生產,不僅能供應自己生活,也能將生產出來的甘甜喜悅和大家分享,是一份很有成就感的工作。